贞观御医

贞观御医

作者: 隔壁王老汉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贞观御医主角分别是李默秦叔作者“隔壁王老汉”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贞观闲医李默是被冻醒腊月的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往领口里他打了个哆睁开眼入目却是青灰色的瓦檐和飘着雪沫子的天鼻尖萦绕着一股奇怪的味有柴火的烟还有淡淡的马粪绝不是他出租屋里那股外卖混杂着空调的味“嘶……”他想撑着身子坐起却发现胳膊沉得像灌了低头一身上裹着的是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粗布麻料子硬得硌再往西周扫破草席铺在冰冷的地旁边放着一个豁了口的陶碗...

2025-09-28 15:03:27
贞观闲医李默是被冻醒的。

腊月的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往领口里钻,他打了个哆嗦,睁开眼时,入目却是青灰色的瓦檐和飘着雪沫子的天空。

鼻尖萦绕着一股奇怪的味道,有柴火的烟味,还有淡淡的马粪味,绝不是他出租屋里那股外卖混杂着空调的味道。

“嘶……”他想撑着身子坐起来,却发现胳膊沉得像灌了铅,低头一看,身上裹着的是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粗布麻衣,料子硬得硌人。

再往西周扫去,破草席铺在冰冷的地上,旁边放着一个豁了口的陶碗,远处传来隐约的梆子声和带着浓重口音的吆喝——“胡饼!

热乎的胡饼!”

李默脑子“嗡”的一声,昨晚的记忆碎片猛地涌了上来:他是个刚毕业的医学生,为了庆祝找到实习工作,跟室友喝多了,过马路时被一辆失控的货车撞了……难道不是在医院?

怎么跑到这破地方来了?

“小兄弟,醒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旁边蹲坐着个穿粗布短打的老头,手里拿着个烤得黑乎乎的东西,“快趁热吃口吧,再不吃,这天儿能把人冻僵喽。”

李默愣愣地接过那东西,是块硬得能硌牙的麦饼,咬了一口,剌得嗓子生疼,却带着一股原始的麦香。

他咽下去,哑着嗓子问:“大爷,这……这是哪儿啊?”

老头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还能是哪儿?

长安城外的西市流民巷啊!

你昨儿个倒在巷口,还是我把你拖到这儿来的。

怎么,冻糊涂了?”

长安?

西市?

李默手里的麦饼“啪嗒”掉在地上,心脏狂跳起来。

他颤抖着抓过老头的手,声音都变了调:“大爷,您说……现在是哪一年?”

老头被他抓得一愣,随即叹了口气:“还能哪一年?

贞观三年啊!

刚过了年没多久,陛下还在招贤纳士呢,可惜啊,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哪有那福气……”贞观三年!

李世民!

李默眼前一黑,差点又晕过去。

他不是在做梦,也不是在医院——他穿越了,穿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是贞观年间!

那个被后世吹得神乎其神的“贞观之治”,可对现在的他来说,就是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破地方!

他前世虽说只是个实习医生,可好歹有空调有外卖,不用挨冻受饿。

现在倒好,成了个无家可归的流民,身上就一件破麻衣,连双像样的鞋都没有。

“完了完了……”李默抱着头蹲在地上,欲哭无泪。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喧哗,几个穿着皂衣、腰挎横刀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手里拿着个名册,大声嚷嚷:“都给我出来!

府里要招杂役,手脚利索的跟我走,管吃管住!”

流民们一听,眼睛都亮了,纷纷涌了上去。

那老头也拉了拉李默:“小兄弟,快去试试!

能进府里当杂役,总比在这儿冻饿强!”

李默抬头看了看那些凶神恶煞的皂衣人,又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

是啊,现在可不是矫情的时候,先活下去再说。

他深吸一口气,跟着人群走了过去。

为首的汉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皱了皱眉:“你这身子骨,看着弱不禁风的,能干重活吗?”

李默赶紧挺首腰板,努力装出有力气的样子:“大人,我年轻,能扛!

就是……前几天冻着了,缓两天就好!”

汉子嗤笑一声,在名册上划了个勾:“行吧,算你一个。

跟我走,要是敢偷懒,打断你的腿!”

李默跟着人群走出流民巷,抬头望去,远处的长安城廓在白雪的覆盖下若隐若现,高大的城门像一头巨兽,沉默地注视着来往的人。

他心里忽然生出一股复杂的情绪——有不安,有惶恐,但更多的,是一丝隐秘的期待。

贞观三年,李世民刚刚坐稳皇位,房玄龄、杜如晦还在辅佐朝政,李靖正在准备北伐突厥……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或许,对他这个来自未来的医学生来说,也不是没有机会?

他攥了攥拳头,跟着皂衣人往城里走去。

至少现在,他有饭吃,有地方住了。

至于以后……先混进府里,看看这大唐的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再说。

第二章 初入秦府跟着皂衣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李默终于踏进了长安城。

跟城外的破败不同,城里的街道宽敞整洁,青石板路被扫得干干净净,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绸缎庄、瓷器铺、酒楼茶肆应有尽有,街上行人往来如梭,有穿圆领袍的官员,有戴帷帽的女子,还有高鼻深目的胡人,一派热闹景象。

李默看得眼花缭乱,这就是盛唐的长安?

比他在纪录片里看到的还要鲜活。

“都给我走快点!

磨磨蹭蹭的,想挨鞭子吗?”

为首的汉子回头呵斥了一句,流民们赶紧加快脚步。

又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他们来到一座气派的府邸前。

朱红大门高达丈余,门楣上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面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秦府”。

秦府?

李默心里一动,难道是秦叔宝的府邸?

那个隋唐演义里的猛将?

还没等他细想,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留着山羊胡的管家走了出来,对着为首的汉子点了点头:“王头,人都带来了?”

“回张管家,都带来了,一共二十个。”

王头恭敬地说道。

张管家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默身上,皱了皱眉:“这小子看着面黄肌瘦的,能干活吗?”

王头赶紧说道:“管家,这小子年轻,就是前几天冻着了,缓两天准行!”

张管家哼了一声,没再追问,对着众人说道:“进了秦府,就得守秦府的规矩。

不许偷懒耍滑,不许东张西望,更不许谈论府里的事。

若是犯了规矩,轻则杖责,重则赶出府去,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众人齐声应道。

张管家满意地点点头,叫来几个仆役,把他们分成了几拨。

李默被分到了后院,负责劈柴、挑水、打扫院子,跟着一个叫老周的仆役干活。

老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性子倒是温和,领着李默来到后院的杂役房,给了他一套半旧的粗布仆役服和一双布鞋:“先换上吧,你那身衣服实在不像话。

咱们后院的活不重,就是杂,你跟着我学,别出错就行。”

李默赶紧道谢,换上衣服和鞋子,虽然料子一般,但比之前的破麻衣强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默就跟着老周干活。

劈柴、挑水、打扫院子,这些活对前世连煤气罐都搬不动的他来说,确实有些吃力。

第一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背痛,胳膊都抬不起来,晚上躺在杂役房的硬板床上,倒头就睡。

不过,秦府的伙食还算不错,早晚两顿糙米饭,中午有一顿能见到荤腥,虽然只是几块肥肉,但对饿了好几天的李默来说,己经是珍馐美味了。

这天中午,李默正在后院劈柴,忽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喧哗。

他好奇地抬头望去,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穿银色盔甲、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那男子面容刚毅,眼神锐利,腰间挎着一把长刀,自带一股威严之气。

“那就是秦将军吗?”

旁边一个年轻的仆役小声问道。

老周赶紧拉了他一把,压低声音:“别乱看,是将军回来了!

赶紧干活,要是被将军看到偷懒,有你好果子吃!”

李默赶紧低下头,继续劈柴,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秦叔宝,凌烟阁二十西功臣之一,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进他的府邸当杂役。

不过,他可没打算一辈子当杂役,他得想办法展现自己的价值,至少,得让自己活得好一点。

傍晚的时候,李默正在挑水,忽然看到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地从走廊跑过,差点撞到他。

小丫鬟手里端着一个药碗,碗里的药洒了一些出来。

“你走路看着点!”

李默赶紧扶住她。

小丫鬟抬头一看,是个陌生的杂役,脸上闪过一丝焦急:“对不起,对不起,我得赶紧把药送到夫人房里,夫人病了,要是耽误了,管家要骂我的!”

夫人病了?

李默心里一动,他可是医学生啊!

虽然只是实习医生,但基础的医学知识还是有的。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他赶紧说道:“姑娘,夫人得了什么病?

要不要我看看?

我略懂一些医术。”

小丫鬟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你一个杂役,懂什么医术?

别耽误事了,我走了!”

说完,她端着药碗,急匆匆地跑了。

李默看着她的背影,没有气馁。

机会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得耐心等。

他挑着水,往厨房走去,心里己经开始盘算起来。

秦府里肯定有不少人会生病,只要他能抓住一次机会,展现出自己的医术,说不定就能改变现状。

就在这时,厨房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一个厨师模样的人正对着一个小仆役发脾气:“你怎么搞的?

把给将军准备的参汤都洒了!

要是将军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

小仆役吓得脸色发白,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默挑着水经过,看了一眼地上的狼藉,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

他放下水桶,走了过去,对着厨师说道:“大叔,别生气了,参汤洒了再煮一碗就是了。”

厨师瞪了他一眼:“再煮一碗?

你知道那参是多贵重的东西吗?

府里就剩这一根了,要是煮不好,将军喝了不满意,你负责?”

李默笑了笑:“大叔,我虽然不懂厨艺,但略懂一些养生之道。

这参汤要想煮得好,得讲究火候和配料。

要是信得过我,我可以试试。”

厨师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然年轻,但说话沉稳,不像是在吹牛。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你真能行?

要是煮砸了,我饶不了你!”

“放心吧,大叔。”

李默拍了拍胸脯,“保证比之前的还好喝。”

厨师将信将疑地让开了位置,李默挽起袖子,走进了厨房。

他看着灶台上的人参,心里回忆起前世学过的养生知识。

人参性温,补气养血,但单独煮的话,容易上火,得搭配一些温和的食材中和一下。

他在厨房里找了找,发现有红枣、枸杞和少量的黄芪。

正好,红枣补血,枸杞明目,黄芪补气,和人参搭配在一起,既能增强功效,又能避免上火。

他先把人参清洗干净,切成薄片,然后将红枣去核,枸杞洗净,黄芪切片,一起放进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

然后,他点燃柴火,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炖。

在炖参汤的过程中,李默时不时地掀开锅盖,观察汤的颜色和浓度,调整火候。

厨师在旁边看着,见他动作熟练,有条不紊,心里渐渐放下了心。

约莫一个时辰后,砂锅里飘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参汤的颜色呈淡黄色,清澈透亮。

李默关掉火,小心翼翼地将参汤倒进一个白瓷碗里,端到厨师面前:“大叔,你尝尝。”

厨师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尝了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这参汤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口感醇厚,没有一丝苦涩味,比之前煮的好多了!

“好!

好!

太好了!”

厨师忍不住赞道,“没想到你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李默笑了笑:“大叔过奖了,只是略懂一些而己。”

就在这时,张管家走了进来,闻到参汤的香气,问道:“参汤煮好了吗?

将军马上就要用了。”

厨师赶紧端着参汤走过去,笑着说道:“张管家,煮好了,您闻闻,这味道多香!

多亏了这个小兄弟,不然今天这参汤可就毁了。”

张管家看了李默一眼,又闻了闻参汤的香气,点了点头:“嗯,不错。

你叫什么名字?

以前学过厨艺?”

李默赶紧说道:“回管家,小人叫李默,以前没学过厨艺,只是略懂一些养生之道。”

张管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哦?

养生之道?

你还懂别的吗?

比如医术?”

李默心里一喜,机会来了!

他赶紧说道:“回管家,小人略懂一些医术,能治一些常见的小病。”

张管家眼睛一亮,说道:“正好,夫人这几天身体不适,请了几个大夫都没治好。

你要是真懂医术,就跟我去给夫人看看,要是能治好夫人的病,府里不会亏待你。”

李默心中激动,赶紧说道:“是,小人遵命!”

他跟着张管家,穿过几条走廊,来到一座精致的院落前。

院落里种满了梅花,此时正竞相开放,香气扑鼻。

张管家领着他走进屋里,只见一个穿着华丽衣裙的中年女子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眉头紧锁,看起来十分虚弱。

床边站着几个丫鬟,脸上满是担忧。

张管家走上前,轻声说道:“夫人,府里来了个懂医术的杂役,要不就让他给您看看?”

秦夫人睁开眼睛,看了李默一眼,见他穿着仆役服,心里有些不悦,但实在是病得难受,便点了点头:“好吧,让他试试。”

李默深吸一口气,走到床边,学着古代大夫的样子,说道:“夫人,请伸出手,让小人给您把把脉。”

秦夫人伸出手,李默将手指搭在她的脉搏上,仔细感受着。

片刻后,他又看了看秦夫人的舌苔,问道:“夫人,您是不是经常觉得头晕、乏力,晚上睡不着觉,而且胃口也不好?”

秦夫人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李默笑了笑:“夫人,您这是气血不足,心神不宁所致。

之前的大夫是不是给您开了些补气血的药,但效果不好?”

秦夫人点了点头:“是啊,吃了好几天药了,一点好转都没有。”

李默说道:“夫人,不是那些药不好,而是您的体质比较特殊,单纯补气血不行,还得安神养心。

您要是信得过小人,小人给您开个方子,保证三天之内,您的症状就能好转。”

秦夫人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张管家。

张管家说道:“夫人,既然李默能看出您的症状,不如就让他试试?

要是不行,再请别的大夫也不迟。”

秦夫人点了点头:“好,那你就开个方子吧。”

李默拿起笔和纸,写下了一个方子。

他用的都是些常见的药材,比如当归、黄芪、党参、酸枣仁、柏子仁等,既能补气血,又能安神养心,而且药性温和,不会对秦夫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张管家拿着方子,让人去抓药。

秦夫人看着李默,说道:“要是你的方子真能治好我的病,府里不会亏待你的。”

李默说道:“夫人客气了,这是小人应该做的。”

从秦夫人的院落里出来,张管家对李默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李默,你好好干,要是真能治好夫人的病,我会向将军禀报,给你换个轻松点的活。”

李默赶紧道谢,心里乐开了花。

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成功了。

(本章完)
相关推荐
  • 聊天记录渣男翻车
  • 不做二选一的说说
  • 腐化雕像作用
  • 头衔零冠词
  • 高考作文高速公路事件
  • 真千金的娘亲
  • 不妙她们都在觊觎我绯色回响
  • 我做大哥很多年是哪首歌的词
  • 十年一遇黄梅季节
  • 十年一遇降雨标准
  • 十年一遇大风
  • 十年一遇最早入梅